最新出炉-2024年上海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回忆版)
在学术资源分享的舞台上,我们持续关注上海中学生的学业发展。最新出炉的信息显示,对于2024年即将来临的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历年真题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
年上海中考的时间定在6月15日至17日,具体考试安排如下: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总分设定为750分,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身以及综合测试等科目。
年上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6月15日-6月17日。外语听说测试、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间为5月18日至19日。
上海中考750分考什么?!一张图看懂分值构成
1、首先,中考科目分值分布如下:语文、数学和外语各150分,英语听说部分单独计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实验操作分两次考试取高分;道法和历史均为60分,历史在不同届次的考试安排有所变动;体育健康30分,同样分中考和日常分数两部分。
2、外语(含听说测试):150分,听说测试10分,笔试140分。 物理:70分,化学:50分(实验操作计分)。 道法、历史:各60分,历史部分为中考成绩与日常校内分数之和,26届起历史纳入中考。 体健:30分,分中考和日常校内分数。
3、上海中考总分为750分,各科目的分值分配如下:英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总分为150分,其中笔试140分含听力25分,听说测试10分。综合测试包括笔试和理化实验操作,笔试部分总分135分,由物理70分、化学50分和跨学科15分组成。理化实验操作部分包括物理实验操作10分和化学实验操作5分。
4、名额分配到校志愿数由1增至2个,其他批次志愿数未变。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现场综合评价暂停,成绩按满分10分计算。体育中考统一考试暂停,成绩按满分15分计算。本次优化名额分配属于统一批。统一批志愿类型涉及:名额分配除自主招生外,如欲报考外区市重点学校,名额分配成为主要途径。
5、分值构成:具体分值结构未详细列出,但遵循往年模式,包含语文、数学、英语及综合科目。招生日程:详细日程表覆盖报名、资格审核、考试、志愿填报、录取等关键阶段。自招与名额分配:自招分为四个类别,采用双向签约与平行志愿相结合方式,名额分配包括区级与校级,提供额外升学机会。
6、随着总分的增加,去年各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而从今年开始,上海中考将实行计分科目+招生录取政策的全面改革,在中考分值构成上,和去年一样。
2021上海中考总分
法律分析:从2021年开始,实行初中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统一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计分科目共7科,总分由630分调整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综合测试(物理+化学)15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各60分,体育30分。其中,历史、道德与法治2科为新增科目。
上海中考总分是750分。与往年中考相比,今年中考增加了理化实验操作、跨学科案例分析等考试内容,满分也从630分提高至750分。各科分值详见下表。上海中考各科目分值一览表 总分由630分增加到750分,计分科目由6科增至8科,新增两科历史和政治,各60分,两门考试形式都是30分日常+30分开卷考试。
年起,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以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体育与健身6门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测试成绩计分,总分750分,作为录取的基本依据。
上海2021届中考总分提升至750分,了解各科分值及题型构成至关重要。资深中考政策讲师吴臻老师将为您详细解读:各科分值 语文:150分,古诗文12分,文言文24分,现代文34分,综合运用20分(含名著阅读),作文60分。 数学:150分,选择题24分,填空题48分,解答题78分。
上海中考总分:(1)中考总分值从630分增加到750分,新增两科:历史(60分)和政治(60分),60分=日常30分+开卷考试30分。(2)实验操作以分值计入中考:原来实验操作分及格和不及格,现在是物化实验操作考以分值的形式计入中考分数,另外新增跨学科案例分析题。
年北京中考总分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均为100分、体育4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均为80分。上海中考满分750分。
2021上海中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上海市2021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目已经公布,详情请看下文。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有意思”有这样一种解释:有意义,耐人寻味。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件物品,大多如此。本文将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为题,探讨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年,作文题目变为“这事,真带劲”,鼓励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乐趣;2020年,考生们面对的是“有一种甜”,侧重于感受生活的美好。2021年,作文题目为“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事物背后的深刻内涵。
废话不多说,先上作文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___伴我成长”为题,(结合材料,在___上补充一个词语,使题目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二)半命题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请将题目《最美的___》 补充完整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