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蓝色预警连续发布,我国哪些地区预报会下雪?
寒潮来袭 预计12月中旬出现明显降温的区域将转移至南方,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超10个省会级城市最高气温或创今年下半年以来新低。降水方面,南方大范围雨雪天气仍在持续,江西、浙江等部分地区有雪。
预警发布:气象台已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和暴雪蓝色预警,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恶劣天气。影响范围:预计今明两天,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降温幅度与地区差异 普遍降温: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以及黑龙江西部等地已出现6~10℃的降温,局地气温下降了12℃以上。
目前,国家气象局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预计全国多个地区将迎来降温。 具体来看,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等部分地区将经历6至8℃的降温。 其中,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区降温可能达到10℃,降温幅度较大。
中国西北干旱沙漠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降雪稀少,因而与东部地区相比,反而初雪迟而终雪早。例如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平均初雪日期是12月25日,与湘南衡阳和赣中吉安相近:而平均终雪日期为2月13日,又和广西桂林、广东连县相近。
预警:多地现“雷打冬”,冬月打雷为何不好?今年是冷冬吗?
1、然而,今年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多地都经历了这种异常现象。或许是因为前期南方气温偏高,暖湿气流较强,随着寒潮的侵袭,冷空的到来促使暖湿气流急剧上升,形成了强烈的对流,从而导致了冬月雷电的发生。
2、冬月打雷好不好?按理说,春夏之际是雷雨高发季节,此时暖湿气流活跃,空气相对而言更为潮湿,再加上太阳辐射,近地面空气受热而不断腾空,因而形成了上下对流天气,随着强对流出现,雷电现象也就自然产生。
3、从这些各地所流传“雷打冬”的说法来看,都认为在冬季的时候打雷是不好的,预示着当年冬季很冷,甚至还可能在来年出现自然灾害,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导致粮食歉收。而今年在不少地方就出现了“雷打冬”的自然现象,据笔者所知有局部地方还出现了下冰雹的情况。
今年将是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今年见证了世纪首次出现的“三重”拉尼娜现象,这一独特的气候现象对中国可能产生以下影响。第一,气候异常波动:** 中国首次同时面临高温和寒潮的预警,这在气象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气候波动可能导致农业、能源使用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影响一:降温快,出现高温寒潮双预警三重拉尼娜现象,使得我们国家,出现了首个寒潮和高温预警,同时出现情况。这样一个情况,实现了《南山南》歌曲中场景,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三重拉尼娜的出现会使我国北方出现区域性暴雨情况,这样一来就会使农作物生长及收成受到影响。影响二:南方地区会出现持续干旱 三重拉尼娜的出现会使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干旱,而持续干旱对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庄稼产量减少,因此出现拉尼娜现象后,南方地区要提前做好干旱应对措施。
首先是会改变秋冬季的气候。气象学上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变得异常寒冷的现象。拉尼娜事件后,全球气候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特征。是这场三重拉尼娜事件的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还在进一步持续。
对我国的影响之一是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区域性暴雨,这会对农作物生长和收成造成影响。 另一个影响是南方地区可能出现持续干旱,这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产量减少。因此,南方地区需要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干旱。 三重拉尼娜并不意味着中国冬季会更冷。
湖南发布霾黄色预警:今晚至明晚长沙等现中度霾
据最新预报,今天(20日)下午16时,湖南气象部门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今晚至明晚长沙、岳阳等现中度霾,大家要注意防护。此外,在霾的影响下,能见度是比较低的,对交通出行不利,大家出行要注意安全,尤其开车要小心。
霾黄色预警代表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具体条件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同时PM5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
霾预警等级根据霾的浓度大小,分为中度霾、重度霾、严重霾。
中度霾:当能见度进一步缩小到2公里至3公里之间,且相对湿度仍保持在80%以下,此时会发布中度黄色预警信号,表明空气质量对日常生活和出行已有明显影响,需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重度霾:当能见度小于2公里,且空气相对湿度依然在80%以下,这就进入了重度霾的范畴,会发布重度橙色预警。
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表示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这一分级系统由中国气象局制定,旨在通过颜色编码直观展示霾的严重程度,为公众提供清晰的预警信息。在霾预警级别的划分中,中国气象局首次将反映空气质量的PM5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并列为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