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山》注释及译文
1、翻译:雁堵塞天刚放晴,狐狸关雪又平。高楼在广袤的沙漠,古代窦旁长城。拂剑金星出,弯弓玉羽叫声。谁知被俘虏的人,贾谊是书生。李端(743年-782年),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北齐文宣皇后李祖娥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出身赵郡李氏东祖。
2、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度关山: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牧:养育管理。经纬:原指道路,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这里用作动词,指经由东西南北道路。四极:四方极远之地。四境。
3、意思是:什么地方最伤心,是在山岭上看秋夜的月亮。出处:唐·长孙左辅《度关山·其一》:“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关月竟如何,由来远近过。始经玄菟塞,终绕白狼河。”译文:哀愁急切地返回来,戍卫的兵客离别总是多。什么地方最伤心,是在山岭上看秋夜的月亮。
4、水声分陇咽,马色度关迷。晓幕胡沙惨,危烽汉月低。仍闻数骑将,更欲出辽西。《度关山》郑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度关山象弭插文犀,鱼肠莹鸊鹈。水声分陇咽,马色度关迷。晓幕胡沙惨,危烽汉月低。仍闻数骑将,更欲出辽西。译文:象弭插文犀,鱼肠莹鸊鹈。
黜陟幽明是什么意思?黜陟幽明的拼音是什么
1、黜陟幽明拼音[ ch zh yōu mng ]黜陟幽明的意思 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2、成语黜陟幽明读音chùzhìyōumíng释义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3、chùzhìyōumíng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4、“黜陟幽明”是一个古代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通过定期的考核,区别并处理那些昏庸愚昧与贤明能干的官员。这个概念源自《书·舜典》中的“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其中“幽明”一词指的是昏暗不明和光明磊落两种状态。
5、黜的拼音是chù。释义 废除;取消。出处 《说文解字》:黜,退也。从黑、从日、从出。日中而形出谓之黜。《易》曰:黜凶神。组词及释义 黜陟幽明:黜:降职或罢免。陟:晋升。幽明:昏暗和光明,这里指恶与善、愚与贤。降职或罢免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6、“黜陟幽明”意味着要罢黜那些愚昧无能的官员,提拔那些贤明有才的人。这一理念最早见于《尚书·舜典》中的记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安国的解释指出,对于那些昏庸不明的官员应当予以罢黜,而那些贤明有才的人则应当提拔上来。
黜陟幽明,庶绩咸熙是什么意思
黜陟幽明,庶绩咸熙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其含义是指通过选拔贤能,淘汰昏庸,使得各项政务都能繁荣昌盛,如同日出东方,万物生长一般。黜陟指的是官员的升降、任免,幽明则代表了贤能与平庸的分别,庶绩则是指众多的政务,咸熙则象征着全面的兴旺和和谐。
因此,黜陟幽明可以理解为晋升或贬谪在不同等级的职务,或者形容官员的选拔和考核机制。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书·尧典》中的一句:“允厘百工,庶绩咸熙”,这是对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百业俱兴,官员各司其职,工作繁荣的描绘。
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造句 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设官分职,惟德是用,进退黜陟,不可忽视。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译文:舜帝说:“我任命你们二十二人各司其职,要谨慎的履行你们的职责,你们要想着辅佐我完成顺应天意的事业,创立丰功伟绩。”)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译文:舜帝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于是,许多工作都兴办起来了。考察;推究。《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甚者且姓名不可考。”译文:甚至有的连姓名都无法考证了。敲打;敲击。
黜陟幽明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黜陟幽明近义词 黜幽陟明 黜陟幽明反义词黜陟幽明出处 《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2、因此,黜陟幽明可以理解为晋升或贬谪在不同等级的职务,或者形容官员的选拔和考核机制。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书·尧典》中的一句:“允厘百工,庶绩咸熙”,这是对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百业俱兴,官员各司其职,工作繁荣的描绘。
3、成语发音:chù yōu zhì míng 成语解释:见“黜陟幽明”。成语出处:《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复安,海昏有绍。
4、成语黜陟幽明读音chùzhìyōumíng释义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5、《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6、黜陟意思是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结构:左右结构。词性:中性词。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官场等。出处: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书·周官》数上书顺帝,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征集名儒,大定其制。—《后汉书·韦义传》鳏寡孕独乏绝都,量加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