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题目有哪些?(简单点,适合中小班的)
1、桌子问题:一张方桌,砍掉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切豆腐问题:一块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成几块。切西瓜问题:一个西瓜用三刀切七份,吃完剩下八块皮,如何做到。竹竿问题:5米长的竹竿能不能通过一米高的门。纸盒问题:边长一米的方盒子能不能容下一米五的木棍。
2、数手指加减法: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17,那么就15+2=17。
3、地主手中牌K、Q、J、7 长工甲手中牌大王、小王、A、K、Q、J、Q、J、4 长工乙手中牌A、A、A、K、K、Q、J、4 三家都是明手,互知底牌。
4、感受数字的奇妙,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探索意识。
5、小班数学的主要内容有: 基本数的认识:包括认识数字0-10,初步理解数字的含义,如数字的大小、顺序等。 简单的数量关系:涉及多少、大小、长短等概念,培养孩子对数量的初步感知。 图形和空间认知:介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孩子了解基本的空间概念,如上下、左右等。
6、《5以内的点数》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能手口一致点5以内的数,并按点卡上的点子数匹配同样多的物体。 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操作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 1~5的师用大点卡一套,幼儿用的小点卡若干套大范画一副(缺花朵花 瓶) ,若干彩色花朵。
小班数学题目大于号和小于号怎么教?
幼儿园大于号小于号怎么教如下:以《动画城》的金龟子姐姐请小朋友到聪明屋做客为引子,放《火车开来了》的音乐,导入课题。认识“”。我们可以在8和6之间放一个符号,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
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 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 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观看课件,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通过计数的方式比多少、大小。 (3)用身体动作表示大于号和小于号。 (4)看卡片上的数,判断大小。 (5)观看课件,引导发现。 (6)练习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游戏:“找朋友”,巩固10以内数量大小的比较。
数学题:某幼儿园小班有56人,比大班少8人,中班人数比大班的2倍少36人...
幼儿园小班25人标准一班。按照相关部门规定,每班配备2教1保,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在规定人数内可以上浮20%是符合标准的,上浮以后不能超过小班25到30人,中班30到36人,大班35到42人,只要幼儿园控制在以上人数都是符合标准的。如超出以上数量幼儿园应增设班级分班或多配一名教师。
小班、中班、大班的人数分别是25人、30人、35人,这是基本标准,允许在规定人数内上浮20%,但上限不能超过小班的30人、中班的36人、大班的42人。这意味着,在小班中,人数可以增加至25至30人,而在中班和大班中,人数则可以增加至30至36人、35至42人。
解:(50+6)÷2=28(人)。男生人数是2 8人。 注:还有一种解法,7+6+5+4+3+2+1=28(人) 我的分析方法还不能说得很清楚。请大家指正。 甲、乙、丙共有100本课外书。甲的本数除以乙的本数,丙的本数除以甲的本数,商都是5,余数也都是1。那么乙有多少本书? 分析:这是和倍问题。
一道数学题已知幼儿园有小班中班大班,已知小班的人数占全校的四分之一...
1、四年级一班有46名学生参加3项课外活动。其中有24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人参加了语文小组,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5倍,又是3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7倍,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3项都参加的人数的2倍,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人。
2、这道题可以这样理解:把全校所有的人数分成15份,五年二班40人就占了1份,说明每一份是40人。可以列方程,也可以直接列式求出来。
3、解:设上学期全校教师有x名,由题意得:(1/4)x+4=1/3(x+4)解之,得:x=32(名)原有男教师:(1/4)*32=8(名)女教师:32-8=24(名)女教师24名。
4、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十二分之一 六年一班的人数是全校的十二分之一。35/十二分之一=420(人)如果六年一班有学生35人,全校有4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