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蝎虎2011年
年,第7号热带风暴蝎虎(Tokage,源于日本,象征星座名)在菲律宾马尼拉东方约138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坐标为北纬10度,东经138度。风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到了8级(18米/秒),最低气压为1002百帕。此次风暴的移动路径是东北方向,速度大约每小时25公里。
年第7号热带风暴“蝎虎”起编、停编时间:7月15日14时—20时 登陆时间、地点:无 影响省市:无 2011年第6号超强台风“马鞍”起编、停编时间:2011年7月12日14时——7月22日14时 登陆时间、地点:7月19日20时50分登陆日本四国岛高知县沿海。
年台风命名如下:艾利,桑达,蝎虎,洛坦,梅花,苗柏,南玛都,塔拉斯,奥鹿,玫瑰,洛克,桑卡,纳沙,海棠。
一个是“大台吃小台”。如果两个台风的大小和强度都相差很多,距离接近之后,相对大而强的台风可能会把小而弱的台风环流吞并掉,令他成为自己环流的一部分。如1106号台风“马鞍”吞并1107号“蝎虎”。
在2011年登陆的台风
年登陆的台风主要包括“南玛都”和“纳沙”。“南玛都”:这是201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11个被命名的风暴,于8月30日在帕劳北方海面上生成,9月10日以强台风的级别在日本九州岛鹿儿岛县枕崎市附近沿海登陆,给当地带来了狂风暴雨。
年第6号超强台风“马鞍”起编、停编时间:2011年7月12日14时——7月22日14时 登陆时间、地点:7月19日20时50分登陆日本四国岛高知县沿海。
号热带风暴莎莉嘉,2011年6月11号登陆广东汕头后于上午十点减弱为热带低压并进入福建境内。
夏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国家(2)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致雨。(3)风速先变快后变慢。登陆前受海洋影响,速度逐渐变快;登陆后摩擦力增大,中心气压升高,水汽减少,速度逐渐变慢。
台风洛克是2011年9月21日在日本上空登陆,洛克是一个强大,生命长久的热带气旋,截至9月22日,这场台风已造成11人死亡、5人失踪。台风梅姬 台风梅姬是2010年第13号台风,也被称为“鲶鱼”,它于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宾登陆,是超强台风。这场台风造成了菲律宾和台湾地区74人死亡、21人失踪。
福建省2011年经历的台风有哪些?
1、号热带风暴莎莉嘉,2011年6月11号登陆广东汕头后于上午十点减弱为热带低压并进入福建境内。
2、日下午,海棠台风继续向内陆推进,于15点10分在福建省连江县黄歧登陆,此时其暴风圈逐渐缩小。到了7月20日早晨,台风在福建省南平市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标志着其强度的明显下降。
3、台风飞燕是2011年6月20日形成的,台风飞燕在中国福建省登陆,由于预报的不及时原因,飞燕造成的损失是相当惨重的,飞燕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0多亿,而且造成福建省有7000多艘渔船的沉没。
4、C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天气系统,自然灾害。当台风在福建登陆时,广东中西部位于台风外围,大范围高温的原因主要是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天气晴朗。所以选择C。A与D选项也会造成晴热天气,但与本题不符合,B选项台风中心附近的上升气流影响应该多雨。
5、年,第10号台风“莫兰蒂”在福建省石狮市登陆,当时中心气压为97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2级(35米/秒)。2004年,“艾利”在石狮市登陆时,近中心风力达到12级,风速为33米/秒。同年,“南玛都”台风在12月3日至4日影响福建及泉州,成为有记录以来影响福建及泉州最晚的台风。
台风海棠产生影响
1、台风海棠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带来持续的暴雨和强烈的海上风:2011年9月26日,台风海棠给三亚带来了持续的暴雨和强烈的海上风,导致当地的涉水和登山旅游活动暂停开放,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影响旅游活动:由于台风的到来,许多原本计划进行涉水和登山旅游的游客不得不选择在酒店内休息,等待雨势缓解。
2、海棠台风以其强劲的风力、大雨量、广泛的影响力、持久的持续时间以及复杂的移动路径而著称,对浙江省和福建省构成了显著的影响。这场台风给两地带来了重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灾害严重,但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两个地区高温和干旱的状况,为缓解旱情带来了积极的一面。
3、到了9月26日晚,三亚的降雨逐渐停止,而随着9月27日的到来,热带风暴海棠对海南的影响正在减弱,全省的风雨状况将明显改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坤刚指出,2011年的海棠和纳沙双台风同时出现,相互作用使得防御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4、风力:最大风速达到了41米/秒,显示出其强大的威力。经济损失:2005年台风海棠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92亿元,对当地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风暴增水:2011年的热带风暴海棠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导致华南沿海将有2090厘米的风暴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