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领悟知识,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勤于思考而忘记吃饭,乐于学习而忘却烦恼,不意识到老年即将到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释义】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1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释义】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1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名言名句100句
1、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8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领悟知识,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勤于思考而忘记吃饭,乐于学习而忘却烦恼,不意识到老年即将到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孔子名言名句100句介绍如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名言100句和翻译
1、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这句话意味着某些人或事物已经败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愁。这里指出,有品德的人心态平和,而心胸狭窄的人则不然。 君子成全他人的善行,不促成他人的恶行。这表明一个有德行的人会助人为乐,而不是诱导他人做坏事。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自我要求严格,而小人总是苛求他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说话谨慎,行动却敏捷利落。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译文:如果朴实超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如果文采超过了朴实,就会显得虚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