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每个省一首最著名的民歌
内蒙古:《牧歌》、《小黄马》、《辽阔的草原》、《都仍芹做扎那》、《诺恩吉雅》以上是各省区的著名民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民歌创作于1959年,自60年代起便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唱,成为了中国民歌的经典。它将山西民歌的创作水准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走西口》:这首歌不仅山西人民喜爱,相邻的内蒙、陕西民众,甚至远方的宁夏、青海、甘肃等地的人们也广泛传唱。
《人说山西好风光》在1959年诞生,60年代起风靡全国,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其歌词深刻、集中,形象可歌可唱,情感真实。语言凝练、通俗,展现山西民歌的创作新高度。 《走西口》流传已逾百年,不仅山西人喜爱,周边省份乃至西北多地的人也广为传唱。
昆曲基本常识
筒音为“4”是昆曲的“凡字调”,今称E调,筒音为“3”是昆曲的六字调 ,今称F调,筒音为“2”是昆曲的正宫调,今称G调;筒音为“1”是昆曲的“乙字调”,今称A调,筒音为“7”是昆曲的上字调,今称降B调,筒音为“6”是昆曲的尺字调,今称C调。
C项正确。昆曲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D项正确。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百戏之祖”指的是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太湖美歌谱
分析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说明旋律要唱得连贯流畅,如果我们在无线谱上把旋律线画出来的话就会发现旋律线就如一条江南的小河,婉婉延延连绵不断,特别符合江南的地域特点。
尽管要求唱得连贯流畅但歌谱中却出现了很多附点节奏,附点节奏一般是体现欢快跳跃的特点,那么在这里表现为柔和中带着俏皮,犹如轻打的鼓点,更体现江南民歌的细腻秀美,我们来试唱一下看呢。 还有两个切分节奏也来强调一下ⅩⅩⅩ,前后唱得短而轻,中间唱得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