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微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导师
1、吴微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的教授、硕士生导师。以下是关于吴微教授的详细信息:基本信息:男,1964年10月生于安徽广德,文学博士。教育背景: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古代文学专业近代文学方向博士学位,师从陈平原教授和陈大康教授,2009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
2、工作经历如下:- 1981-1985年,吉林大学数学系工作,担任讲师。- 1990-1996年,吉林大学数学系,晋升为副教授。- 1996-1998年,吉林大学数学系,晋升为教授,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 1998年至今,就职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1991年3月至1991年7月,英国巴斯大学合作研究。
3、年,吴微担任了《数学研究与评论》的执行编委,以及《高校计算数学学报》和《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的编委,进一步展示了他在数学和计算科学领域的深厚学术背景和广泛影响力。在社会职务方面,2002年,吴微担任了辽宁省数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全国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这表明他在数学界的广泛社会影响力。
4、吴薇,以175厘米的身高,85cm、60cm、87cm的三围比例,以及46kg的体重,展现出优雅与活力并存的气质。籍贯福州,她拥有着大学本科的学历,现任职于银行,展现出出色的个人业绩。她的职业生涯充满荣耀,包括2000年世界福清小姐选拔赛国内组的冠军,以及2000年世界福清小姐总决赛季军的出色表现。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怎么样?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其强大的师资阵容闻名,被认为是学校教育实力的翘楚。学院目前拥有教职工总数147人,其中专职教师队伍规模可观,共有121位,其中包括26名教授,5位博士生导师,以及51位硕士生导师,还有39位副教授。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的持有者多达41人,硕士学历的则有51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28年建立的省立安徽大学中国文学系,是安徽省高校中历史最悠久的四个院系之一,在全国高校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如陈望道、刘文典、郁达夫等,都曾在此工作。 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显著。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的文学院在安徽省内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学院不仅在文学、历史学等传统领域有深厚的积淀,还在教育学等跨学科领域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安徽省培养文科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特点
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特点在于其双语教学的重视,即汉语与英语的并重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两种语言,还能对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有全面的掌握。培养目标旨在使其具备在国内外行政机构、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能力。
2、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今年计划招生47人,其中含地方优师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为中国语言文学类,涵盖了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和秘书学三个方向。
3、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专业设置丰富多样,其中最具有历史底蕴的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起源于1928年的国立安徽大学中国文学系,它是安徽省最早且实力雄厚的专业之一,有着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学院汇集了多位著名学者如刘文典、陈望道、朱光潜等,他们在学术上留下了深厚的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4、汉语国际教育属于文学类。本专业培养既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跨文化交际理论,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及较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用双语进行交流、教学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5、安徽师范大学的院系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首先,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方向,以及对外汉语专业,致力于培养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
6、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该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术研究
1、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美育与审美文化研究所、艺术文化学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所(中心)。 诗学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Chinese Poetry Research Center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成立于2000年,2001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设有一个专注于中国诗学研究的机构——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00年,于2001年3月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科的重点研究基地。
3、杨柏岭教授的科研成果丰富,涵盖著作、教材、创作及论文多个领域,对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著作方面,杨柏岭教授出版了多部专著,如《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等,这些作品均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料。
4、储泰松现担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并同时兼任文学院的副院长以及语言研究所的所长。此外,他还是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的专职研究员。在学术研究方面,储教授在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他被认定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5、教学、科研三方面综合表现的高度赞扬。这意味着杨柏岭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上有显著成就,而且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综上所述,杨柏岭教授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展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全面性和影响力。